当机会出现,你要像一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对话《银河写手》导演单丹丹李阔

时间:2024-04-16 18:04:29阅读:67284
当机会出现,你要像一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 | 对话《银河写手》导演单丹丹李阔 许多人第一次知道《银河写手》,是在去年的西宁。在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这部来
  • 银河写手
  • 喜剧
  • 宋木子 合文俊 李飞 李文茹 宋晓亮
当机会出现,你要像一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对话《银河写手》导演单丹丹李阔
当机会出现,你要像一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对话《银河写手》导演单丹丹李阔
2/9

当机会出现,你要像一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 | 对话《银河写手》导演单丹丹李阔

许多人第一次知道《银河写手》,是在去年的西宁。在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这部来自两位新人导演的首部大银幕作品赢得了满堂彩,最终收获了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

3月30日,电影全国上映,没能延续在电影节中的强势表现,目前票房416万,豆瓣评分从开分的7.3滑落至7.0。

每一位新人导演面对第一部走向市场的作品时,心情都是极其复杂忐忑的,对于单丹丹和李阔来说也不例外。毒眸见到两位导演的时候,他们已经卸载豆瓣十几天了。

在刚开始全国大规模点映的时候,两人打开豆瓣看了一眼,李阔说想给电影的主演宋木子 打个电话,单丹丹问他为什么,他说,“想问问他当别人骂他油腻的时候,他是怎么度过来的。”

对于观众的喜欢或质疑,两人都有很多想说的,单丹丹甚至撰写了长文,但还是忍住了没有发出来。这或许是新人导演必修的课题——他们既要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但也害怕过度解释加深了观众误解。

但他们的信念是必须要顶住,“就是无论你关上门有多么难过,当你打开这个门,只要你看到观众,只要你看到工作人员,你就要表现出乐观坚毅,要往前冲。”

展开全文
“影展特供片”

《银河写手》的“世界首映”,是在西宁的青海大剧院进行的。这里平时是看戏剧、话剧演出的场馆,因电影节的到来临时搭建了银幕,视听条件自然不比商业院线,但那一天的观影氛围,是“空前绝后”的。

在寻常的电影观影过程中,最基本的礼节就是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影响他人观看。但在那天,那个场域中,礼节失效了。所有影视行业从业者、媒体人,在看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被如此真实又戏谑地搬上大银幕之后,全场沸腾了。

这部电影拍出了很多来北京打拼的内容创作者共通的辛酸和悲苦。一个编剧在写一个好剧本之前,一路上要经过太多欺骗和忽悠、更要经历无数次修改。有时候甲方提出来的修改意见也不一定对,但作为乙方的编剧,就要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甚至是推翻重来。

当片尾“人物没有成长”六个字出现时,全场此起彼伏的掌声和“牛逼”,经久不息。这种氛围就像球迷在看球赛,歌迷在看演唱会,此时如果保持沉默反而才是一种格格不入。

《银河写手》路演

李阔自己也提到,“我以前也去看过FIRST的主竞赛,包括其他的电影节也好,观影氛围这么好,这是第一次。”

这样的热烈和上映之后受到的冷遇,也延展出了一个新概念——“影展特供片”。不少观众质疑这只是影视行业的“圈地自嗨”,出了电影节便不会有人再埋单。

客观来说,观影氛围对观众观影评价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这里面还有更细分的诸如“观影预期”“离场感”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到观众看完觉得好不好看。

尤其是对于喜剧电影来说,笑是容易传染的,同温层人群的集合更能带来笑的蔓延。“比如我去看了两次《年会不能停!》,第一次是在点映的时候,人少,感觉没有这么热烈,第二次是正式上映了,座无虚席,那个感觉一下就不一样了”,李阔表示。

《年会不能停!》

在《银河写手》的点映和路演场次里,两位导演也时常能感受到来自普通观众的喜爱,单丹丹提到,“据我观察下来,我发现大学生是反响最热烈的,大学生真的是什么都会乐,可能是平时学习生活太苦了。”

对于“影展特供片”的这一形容,两位导演认为只要是看了电影的观众真心这么觉得,他们也虚心接受,“因为对于我们这个电影来说,每一张电影票对它的票房都弥足珍贵,所以我们觉得只要他买了票,他就是我的甲方。”

谈及差评,真正让两人“破防”的,其实是“观众解读到的和我们想表达的是完全大相径庭的”。李阔举例道,“比方说有些观众会认为,我们电影特别自恋,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甲方都是傻逼。但其实我们一直是抱着一种对张了一和孙谈非常嘲讽的态度去处理的。”

“本来我们起的名字叫《六分编剧》,因为他俩就是这种,你说他没有才华,他也有点;你说他真有才华,其实他也有点出不来的感觉。这种在夹缝中难受的感觉,挺像我俩前十年的状态。如果我们真的是什么大才的话,肯定头几年出来就炸了。”单丹丹补充道。包括影片中对甲方的塑造,“我们也没有想把她们写成坏人,其实是想说谁都不容易,没有说怀才不遇的意思。”

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的确值得反思之处。第一次执导电影,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一些细节上得以暴露。比如在一组三角恋关系上,害虫和大刘都有展现自己态度、塑造人物个性的时刻,但小蕊这一角色身上却鲜有着墨。

其实本来的拍摄片段中是有这个部分的,“大刘一进来都对所有人极尽谄媚之能事,但小蕊冷眼旁观,因为她认为她对不起的人是害虫而不是其他人,可以孤立她,但不能让她难受。两个人的态度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这场戏在剧本里就已经5页了,文戏5页纸是很吓人的,最后剪出来都有15分钟了,实在是太长了。所以这就是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果当时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能意识到它拍完可能会有这个问题,把这个戏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要把所有的人物高光都挤在这一场戏里面,会不会结果更好一点。”李阔有些遗憾。

从创投到影展再到市场

遗憾总是难以避免,但新人导演能够拥有一部成功公映的作品,就已经非常幸运了——至少张了一和孙谈都没做到。

单丹丹和李阔走过的道路,与大多数国内青年创作者相似——入行时做大量委托创作维持生计,撰写原创剧本登上创投,创投结束项目后续推进受阻,进入撰写下一个剧本的轮回。

但和绝大多数青年创作者不一样的是,两人在名不见经传的时候,都很有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

去年夏天的西宁街头,总会看到有这么三五个人穿着统一的服装,举着牌子,像APP地推一样,一个一个地邀请大家去看电影。这就是《银河写手》的主创团队,因为担心自己的片子没有影星、没有名气,到时候坐不满500人的大剧院,所以选择了用地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宣传自己。

首映结束后,主创团队走上台,当着500人的面展示自己衣服后面的二维码,上面是他们的微信。

在公开首映之前,FIRST还有内部放映的媒体场,原本没有安排主创和媒体见面的流程。但单丹丹和李阔想了又想,还是准备前去直面媒体老师,“哪怕扔臭鸡蛋我也接受了,但我们得知道他们怎么看。”

“当时他们在里面看的时候,我们在门口腿都在抖。因为我们是一个‘三无产品’,很多媒体老师看完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谁?’,不知道我们从哪冒出来的。但如果你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电影,说实话就得这样,必须豁出去。”

直到院线上映,在短视频平台的宣传物料中,也能看到李阔和影院工作人员交涉,看看能不能把《银河写手》的易拉宝放在影城更显眼的位置。哪怕只有一点点能打动观众的机会,他们也不想错过。

宣传期里,单丹丹和宣发团队的小伙伴聊天,好奇别的职业导演在宣传期里会怎么做。谁知小伙伴回复她,“你俩是我见过最配合的导演,你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单丹丹把这视作一句夸赞,“如果哪一天我变成一个‘大导演’的话,我可能创造不出来好笑的喜剧了。”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在两人的眼中,商业是一个导演的本分,而不是情分。当然,这是基于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对青年创作者来说最务实的道路。李阔觉得,“做这行除了天赋、努力、平台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聪明。聪明不是指写了一个多妙的剧本,而是说知道什么时候该使劲儿,什么时候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什么时候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来推销自己。”

这种聪明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两人职业生涯的磋磨给这份聪明提供了养料。

李阔大学学的是表演,毕业之后先干的是普通职员,体会过呆在格子间里的痛苦,也一天给别人打过200个骚扰电话。后来他选择北漂当演员,有一段时间一直入不敷出,总得管家里伸手要钱,他抹不开面子。最绝望的时候都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了,但最后还是不甘心选择留了下来。

电影上映后,单丹丹也在微博写下了她对自己十年编剧生涯的总结,这十年里话剧、电视剧、网络电影、院线电影、小品、短视频、综艺,什么活儿都接。在那个时期的影视行业里做编剧,头疼的是找过来的项目太多,流产也太快。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你不知道哪片云下面有雨,每个人都想捞一个项目。”

委托创作做多了,让单丹丹持续陷入挣扎与迷茫,直到有一次和另一位年轻编剧沟通,才豁然开朗,“她跟我说,姐你知道吗?人家让我改剧本的时候,我从来都不痛苦。因为我知道一个铁的事实,就是我没有原创能力,只能人家枪往哪指,我往哪打。但我真的能感受到你身上是有原创能力的,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

单丹丹才开始意识到,原来编剧分两种,有的人更适应委托创作,有的人更适应原创创作,“我才发现我以前给人做委托的时候总是做不好,是因为我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但这其实是增加别人的工作量。”

这样的困惑也被呈现到了影片当中,张了一和孙谈痛苦和纠结的根源,就是在委托创作和原创创作之间的摇摆不定。

但做原创哪有这么轻松,一个青年创作者写的原创剧本想要得到投资,中间要经历太多的不确定。2020年,单丹丹和李阔把原创剧本《火星司机》投到了FIRST创投。它比《银河写手》多出了很多优势,有高概念,有商业度,有更漫长的时间不断修改、丰富,但它还是没成。

反而是就算投了创投也很难被资方看好的《银河写手》,让他们产生了必须立即行动的决断,拍了出来,并最终在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

《银河写手》评论

在这个几乎没有多少确定性可言的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两个人,领悟到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有识别机会的“聪明”,以及机会出现之后一往无前的勇气。

“我们也经历过错过。所以我告诉自己,在该去寻求机会的时候,你一定要像一个闻到了鲜血的鲨鱼,无论是几百海里你都要游过去,不管你多累。”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